废弃材料变身梦幻花园!全国大学生设计建造竞赛在丰台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10-12 01:53    点击次数:186

当破旧的自行车轮

废弃的玻璃瓶

遇上一群充满创意的大学生

会发生怎样的奇妙反应?

伴随着初秋的微风与花香

备受瞩目的

“北林-南森”国际花园设计建造大赛

(全国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

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森林花溪”

展开剩余85%

给出了惊艳答案!

本届大赛以“生命花园”为核心主题

各参赛队伍用创意与双手将废弃材料

转化为一个个充满诗意的花园空间

向我们展示了“无废”理念的无限可能

PART 01

废旧物的重生之旅

“巡圃”

北京林业大学的作品以传统卖花老农的三轮车厢为原型,将其重构为兼具运输、展示与互动功能的开合式立体花箱,闭合时可以骑行,展开时植物能够以多层次的形式被充分展示,营造出丰富的立体绿化效果;而在关闭时,整个结构可以轻松推行移动,灵活切换使用场景。

主体结构选用木方搭建

立面围护材料为阳光板

利用了大量的废弃材料

包括废弃木方、阳光板、废弃自行车轮、PVC管道、棉线、抽屉等

内部还嵌入了自循环灌溉系统

通过水泵将鱼缸里的水输送至PVC管道

并借助棉线的毛细作用实现立体导水

最后通过水管回到鱼缸中

鱼的粪便也可以滋养花草

实现高效节水

并且它还可以在雨天自动收集雨水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巡圃”不仅是一个多功能的立体花箱

更希望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

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关注与共鸣

让绿色在城市中自由流动、生根发芽

PART 02

“无废”理念的生动诠释

“菌生之境”

中央美术学院的作品利用菌丝体与农业废弃物(稻壳、麦麸)复合,通过14天自主生长培育出零能耗、零碳排的生物基砖块,其碳足迹仅为传统建材的1/8。

2504块菌丝砖经参数化设计

构成曲线形透水边界

多孔结构兼具微气候调节功能

砖体随环境互动产生动态色变与有机纹理

成为记录生命代谢的“活体年鉴”

装置全周期践行零废弃理念

建造阶段消纳300kg农业废弃物

解体后可100%降解回归土地循环

作为跨学科生态实验

“菌生之境”

以“生长即建造”颠覆传统营建逻辑

通过菌丝智能与农业废料的协同

揭示材料循环与生态服务的隐性关联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

项目以动态材料革新与生命叙事

为韧性城市

提供可呼吸、可代谢的解决方案

重新定义人类与自然的共生边界

下一步

丰台区将以此次全国大学生设计建造竞赛传递的“无废”创意为契机,锚定“无废城市”建设核心目标,充分激活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深度联动草桥村花卉产业,打造“收集—处置—资源化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持续将“无废”理念融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让更多废旧材料“变废为宝”,为我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供稿:高树祎 宋明欣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