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山东汶上县的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爪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7年至1948年期间,汶上县的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成果,为全国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1947年:粉碎敌人封锁与保卫人民利益
(一)截击敌人,保卫杨庄百姓
1947年8月,汶上县城的敌人进入城北杨庄抓兵抢粮,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汶上县委书记李学智、县长隋长文得知后,立即率县大队赶去截击。汶上县大队沿汶河畔冲杀过去,给敌人以突然袭击,打退了敌人,解救了被抓群众,截回了被抢的粮食,并活捉了8名敌人。此次行动不仅保护了杨庄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展现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二)粉碎敌人的运河封锁线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黄河以南地区形成了大拉锯局面。9月5日,敌集中4个师的兵力,在运河沿岸遍设碉堡,构筑工事,企图封锁运河东西之间的联系。为粉碎敌人的运河封锁线,冀鲁豫军区发起东进战役。军区独立一旅及汶上、东平等县大队组成机动兵团,在军区司令员赵健民的指挥下,于9日晚开始,先以一部兵力攻克靳口。10日清晨,在运(河)东李庄歼敌三十二师逃敌一部,俘敌正规军50余人,地方武装20余人,缴获机枪4挺。同日上午,袁口守敌见大势已去,即弃巢逃窜。盘踞在张坝口一个连的敌兵,亦被围歼。
展开剩余78%经过31天的战斗,横扫了运河沿线敌据点,歼敌正规军3645人,地方武装600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运河封锁线。东(平)汶(上)运河两岸大块根据地先后收复,打通了汶西至汶东的通道,扩大了解放区。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敌人的封锁计划,还为解放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1948年:四区武工队的英勇事迹
1948年6月,汶上县四区武工队在短短10天内,作战7次,击毙敌第四绥靖区独立大队上尉中队长崔本哲以下8人,俘敌联保主任及伪东平大队第六中队长王润献部班长以下8人,伤敌6人,共毙俘伤敌22人。缴获步枪7支、短枪2支、子弹419发,豆子150斤,鸡蛋50个,文件一部,并解救了被敌人抓去的群众2人。29日,冀鲁豫七军分区司令部和人武部通令表扬,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亦于12月16日通报表扬,并号召全区民兵干部向他们学习。
(三)通令表扬:四区武工队的英勇事迹
冀鲁豫第七军分区司令部、武装部于1948年6月29日发布通令表扬,内容如下:
通令表扬
1948年6月29日
汶上县四区民兵武工队,在胡队副、张指导员及分区武装部马心怀同志积极领导掌握之下,从本月九号到十八号的十天时间内,作战七次,击毙敌第四绥靖区独立大队上尉中队长崔本哲以下八名,俘敌联保主任及伪东平大队第六中队王润献部之班长以下八名、伤敌六名,共毙俘伤敌二十二名。缴敌步枪七支,短枪二支,子弹四百一十九发,豆子一百五十斤,鸡子五十个,文件一部,并解救伪敌抓去之群众二人。
他们之所以获得以上胜利,主要是因为该民兵武工队经过了整党整军后,全体指战员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因此不分昼夜地积极行动,在军事上争取主动,政治上进行争取瓦解工作。
像汶上四区民兵武工队这种积极活动,在短短的十天中取得很大的胜利,是值得我各地民兵武工队及干部来学习的。特此通令表扬。
司 令 员:周贵生
副司令员:李金安
政 委:杨海鹏
武装部主任(兼):阎海清
四区武工队的英勇事迹,充分展现了人民武装的战斗力和革命精神。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为保卫解放区和人民利益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解放前夕:敌人的垂死挣扎与人民的胜利
(四)“枣杭惨案”与人民的胜利在解放区全面发起反攻、汶上县城临近解放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反动地主和土匪疯狂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1947年10月,三区枣杭村反动地主王维焕等伙同伪保长王维石买通敌平原乡乡队,于12日夜间将枣杭村农会会长王维胜、副会长王全江、村长王立宪、自卫队长王正民捕去,用铁丝倒拧双手,用刺刀刺后扔到村西汶河里,制造了“枣杭惨案”。被害人员除王正民从河里带伤凫水逃跑外,其他3人均被残杀。解放后,王维焕、王维石被人民政府逮捕处决。1947年秋天,土匪白林臣率领40余名匪徒,将刘楼乡王庄村农会武装班长王德举一家7口人全部杀害。12月,国民党汶上县县长兼“剿共”总队长刘培青,在解放军逐渐逼近汶上县城、预感末日来临的情况下,18日,将革命干部、群众邵德胜、李广仲等13人杀害在汶上城内黄金塔(今太子灵踪塔)下。这些惨案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灭亡前夕的垂死挣扎,他们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解放后,这些反动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人民的胜利是对他们暴行的最好回应。
(四)“枣杭惨案”与人民的胜利
在解放区全面发起反攻、汶上县城临近解放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反动地主和土匪疯狂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1947年10月,三区枣杭村反动地主王维焕等伙同伪保长王维石买通敌平原乡乡队,于12日夜间将枣杭村农会会长王维胜、副会长王全江、村长王立宪、自卫队长王正民捕去,用铁丝倒拧双手,用刺刀刺后扔到村西汶河里,制造了“枣杭惨案”。被害人员除王正民从河里带伤凫水逃跑外,其他3人均被残杀。解放后,王维焕、王维石被人民政府逮捕处决
1947年秋天,土匪白林臣率领40余名匪徒,将刘楼乡王庄村农会武装班长王德举一家7口人全部杀害。12月,国民党汶上县县长兼“剿共”总队长刘培青,在解放军逐渐逼近汶上县城、预感末日来临的情况下,18日,将革命干部、群众邵德胜、李广仲等13人杀害在汶上城内黄金塔(今太子灵踪塔)下。
这些惨案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灭亡前夕的垂死挣扎,他们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解放后,这些反动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人民的胜利是对他们暴行的最好回应。
四、总结:汶上县的英勇斗争与历史意义
1947年至1948年期间,汶上县的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爪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截击敌人的杨庄战斗,到粉碎敌人的运河封锁线,再到四区武工队的英勇事迹,以及在解放前夕与敌人进行的殊死搏斗,汶上县的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成果,为全国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斗争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为解放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汶上县的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在斗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革命觉悟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发布于:山东省